福州市烹饪协会倡导饭店:鼓励顾客卫生打包
近日,本报连续关注福州市各大饭店的剩菜流向问题,市民外出用餐吃不完,咋办?福州餐饮界闽菜“大腕”更是力荐“让打包成为一种时尚”。对此,12日,福州市烹饪协会倡导市民和饭店:鼓励打包,卫生打包。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一负责人也表示,要提倡节俭,拒绝浪费,同时商家也要保证做好餐桌卫生,保证市民的安全。
据了解,目前福州已经有一些饭店和餐厅在推行打包制度,怎样做到卫生打包呢?为此,记者采访了福州多家饭店的负责人和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加工专家,他们建议,为了避免出现安全问题,市民一定要用带“PP”字样的打包盒,同时剩菜打包回家要冷藏保鲜,食用前要回锅煮熟;尤其是打包海鲜时要谨慎,最好不要过夜,过敏性体质的市民尽量不要食用。
鼓励市民打包卫生打包
12日,福州市烹饪协会会长郭仁宪先生说,打包剩菜是个好习惯,符合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要求。为此,他倡导鼓励市民打包,同时从健康角度出发,市民要卫生打包。
郭仁宪先生说,饭店要鼓励市民打包,这也是一种责任。1983年,福州出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西餐厅,叫上海西餐厅,在当时,这家餐厅就鼓励市民打包。
福州大饭店常务副总经理潘为人先生说,过去,东街口天桥旁有一栋建筑叫钟楼,上海西餐厅就位于钟楼一楼,主要经营牛排、西点和饮料。1994年,由于拆迁,上海西餐厅就搬至八一七路,直到1999年合同到期才关闭。
“在过去,打包大多是市民自发提出的,饭店基本不会主动提醒,上海西餐厅算是福州最早鼓励市民打包的餐厅。”潘为人先生说,顾客用完餐之后有剩余食物,上海西餐厅的服务员会主动提醒是否打包,并免费提供打包袋和打包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