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标准&辩耻辞迟;偷换概念&辩耻辞迟;&苍产蝉辫;七省市掀起保&辩耻辞迟;鲜&辩耻辞迟;风暴
“否定鲜奶就是中国奶业最大的悲哀”,这是在昨天召开的“促进奶业健康发展专题研讨会”上被多次提及的一句话。针对近来一本名为《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》的“教材”提出的“中国奶业不能用‘鲜奶’名称”的观点,一直支持“鲜奶标识”的全国七省市奶协负责人表达了强烈不满。
事情的起因是一本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编写的《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》。这本定价为40元、已经被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为“国家标准统一宣贯教材”的书里有这样一句话:“只要经过任何一种加工处理就失去了生鲜的意义,即使是低温处理的巴氏杀菌奶也不能使用新鲜一词”。这无疑是向一直争取“鲜奶标识”“还消费者知情权”的中国奶业协会所领衔的“鲜奶派”阵营叫板。
而且,更加令“鲜奶派”阵营感到不满的是,这样一个“全国统一教材”的出版竟然没有征求中国奶业协会和任何地方协会人士的意见。目前担任光明牛奶副总裁的郭本恒博士更是气愤地表示:“这《指南》完全是指北。”
一直为中国奶业“鲜奶时代”来临前后奔走的上海奶协顾佳升愤怒地表示,把“生鲜”和“新鲜”两个概念等同完全是“偷换概念”,势必将对整个产业产生误导,“受害的是消费者”。
而令人不解的是,被指为“为了某种利益出版此书”的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昨天异常沉默。这个看似像政府机构办事名称其实为一个编制不到10人的行业协会的秘书长郝煜,昨天对记者的电话都是一接就挂,最多是“无可奉告”。